在世锦赛的表现中,现在的中国女排并没有展现出鲜明的技战术特点。从VNL(世界女排联赛)的比赛来看,这支队伍似乎尝试主打主攻位置,并且两个主攻承担了大约70%的球权。但如果选择以主攻为核心,就需要更为全面的战术支持和执行能力,比如像伦敦奥运会时期的日本队那样:接应球员承担六轮一传,同时两个主攻能在任何位置上展开进攻。从战术多样性来看,目前这套打法还不如蔡斌时期的战术——利用快攻中间施压,拉开两边的进攻空间,更有针对性和变化。

中国排球需走出去引进来,实现国际化突破

回顾上一个周期,中国女排面对除意大利之外的各强队,战绩并不算太差,很多场比赛都有一定胜算,但明显的短板体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把握上。这不仅是对于队员的要求,也涉及教练团队对比赛节奏的掌控能力。蔡斌在暂停和换人时机的把握上,往往显得较为迟滞且缺乏针对性,使得球队在局势变化时缺乏及时的调整,应变能力相对不足,影响了整体表现。

本次对阵泰国队的失利,其实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主攻的状态同时陷入困境,以及二传与攻击线的配合不够流畅。整场比赛失去了有效的进攻节奏,多次出现两位主攻在空中等球或者跑动追球的情况。尽管张子萱的传球似乎没有表面上的明显失误,但从结果来看,节奏感始终没有调整到位,攻击线的链条被打乱。这样导致主攻需要面对频繁的双人拦网压力,而主攻在面对困境时也没有展现出求变的思路,仍然机械地坚守四号位进攻,让对手更容易施压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无论是队员还是教练团队,都没能有效地做出改变,从而导致比赛越打越被动,最终全队崩盘。

现阶段,这支中国女排的前景并不乐观。如果排协在管理和人员调整上没有积极作为,未来甚至可能输给墨西哥、哥伦比亚这样的球队。目前的欧洲队伍已经找准了中国队的软肋,并能有针对性地抑制我们的发挥。即使李盈莹能够恢复状态,她也很难独自承担起整个球队的进攻任务。如果战术改变、传配得当,中国队的主攻和副攻其实具备很强的火力,但目前的薄弱点仍然集中在接应位。龚翔宇的进攻手段短板已经较为明显,更多是以保障后排为主,难以提供稳定的进攻火力。

中国排球需走出去引进来,实现国际化突破

因此,对这支女排而言,要实现突破就必须从管理层入手,推动人事上的调整。尽快让朱婷和袁心玥这样的核心球员回归,为球队注入经验和领导力,同时为年轻的二传配备一位老将压阵,增强比赛中的稳定性。此外,王梦洁的替补人选也需要抓紧时间培养,让队伍在后排保障上能拥有更多选择和深度,为未来的比赛做好准备。